如何編輯才能讓人印象深刻

社群帳號設定與簡介不只是填資料而已,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影響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。這篇文章整理了五個值得注意的地方,能讓你的社群帳號更有吸引力。


  • 不只是把所有資料都填上去,而是先想清楚 你希望帳號傳達什麼
  • 比如:是賣產品的、分享興趣的、資訊/知識分享、品牌塑造?
  • 了解你的 主要受眾 是誰,他們關心什麼,怎樣表達能引起共鳴。

  • 用戶名通常選品牌名、簡寫或個人名字拼音。這是搜尋帳號時最基本的識別。
  • 如果名稱已被使用過,可考慮加標點、底線或縮寫、加數字等方式調整。
  • 頭像 (Profile Picture) → 若是品牌,用品牌 LOGO;若是個人或自媒體,用本人照片會比較親近與信任感。

  • 在簡介裡表明帳號的用途/特色(你是做什麼的),讓人一眼能理解。
  • 可以用 符號或 Emoji 幫助視覺分段、突出重點。
  • 若有其他社群平台或網站(YouTube、TikTok、商城等)也在經營,可以放連結或@帳號名稱,讓人知道你還活躍在哪裡。
  • 若是商業/有實體店面或針對地區服務,也可以放「地理位置」。

  • 帳號應該有統一的風格(色調、圖像風格、文案語氣等),這樣對品牌/帳號辨識度會高。
  • 如果是自媒體帳號,有主題(貓咪、旅遊、美食、時尚等),用頭像與名字直接反映主題有助於立刻讓人知道你的帳號主打什麼。

  • 使用高品質圖片/清晰 Logo,避免模糊或低解析度。
  • 注意簡介中的錯字/語法,乾淨、整潔會讓人比較放心。
  • 若平台提供商業帳號功能,可考慮開啟地理位置標示或類似功能,讓帳號看起來更可信與透明。

分類要注意的地方為什麼這樣做有用
目的與受眾明確你是什麼角色、做什麼內容吸引對你這類內容感興趣的人
用戶名/頭像簡潔、能與品牌/主題連結搜尋認知與辨識度高
Bio 簡介簡短、有亮點、有連結第一秒就讓人知道你是誰、做什麼,有什麼特色
視覺風格統一色調、圖像風格一致給人專業、耐看、記得你
細節專業圖像清晰、沒錯字、有地理位置信息等提升信任感與形象完整性

FB買粉絲,FB買讚,FB直播人數,FB影片觀看,FB人氣,FB追蹤者,IG買粉絲,IG買讚,IG買愛心,IG人氣,IG包月愛心,YT影片觀看數,YT影片喜歡數,YT訂閱者,抖音觀看,抖音按讚,抖音愛心,抖音粉絲